金相组织分析

2022-10-31

金相组织分析

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试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定量金相学原理,由二维金相试样磨面或薄膜的金相显微组织的测量和计算来确定合金组织的三维空间形貌,从而建立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间的定量关系。将图像处理系统应用于金相分析,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检测项目

1、焊接金相检验

2、铸铁金相检验

3、热处理质量检验

4、各种金属制品及原材料显微组织检验及评定

5、铸铁、铸钢、有色金属、原材低倍缺陷检验

6、金属硬度(HV、HRC、HB、HL)测定、晶粒度评级

7、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

8、脱碳层/渗碳硬化层深度测定等。

二、检测流程

本体取样-试块镶嵌-粗磨-精磨-抛光-腐蚀-观测

第一步:试样选取部位确定及截取方式

选择取样部位及检验面,此过程综合考虑样品的特点及加工工艺,且选取部位需具有代表性。

第二步:镶嵌。

如果试样的尺寸太小或者形状不规则,则需将其镶嵌或夹持。

第三步:试样粗磨。

粗磨的目的是平整试样,磨成合适的形状。一般的钢铁材料常在砂轮机上粗磨,而较软的材料可用锉刀磨平。

第四步:试样精磨。

精磨的目的是消除粗磨时留下的较深的划痕,为抛光做准备。对于一般的材料磨制方法分为手工磨制和机械磨制两种。

第五步:试样抛光。

抛光的目的是把磨光留下的细微磨痕去除,成为光亮无痕的镜面。一般分为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解抛光三种,而最常用的为机械抛光。

第六步:试样腐蚀。

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抛光样品的组织必须进行金相腐蚀。腐蚀的方法很多种,主要有化学腐蚀、电解腐蚀、恒电位腐蚀,而最常用的为化学腐蚀。

三、技术规范部分

金相分析技术规范

1、 TB 10212-2008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2、 DG/TJ08-2001-2007(J10973-2007) 《钢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规程》

3、 DG/TJ08-804-2005(J10616-2005) 《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

4、 GB/T 17455-1998《无损检测 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5、 ISO 9015-1:2001《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硬度试验-第一部分:弧焊接头的硬度试验》。

6、 ISO 9015-2:2001《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硬度试验-第二部分:弧焊接头的硬度试验》

7、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8、 DL/T 868-2004 《焊接用以评定规程》

9、 GB/T13320-91《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10、 GB/T3098.1-2000/ISO 898-1:1999《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11、 GB/T 1172-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12、 GB/T11354-2005 《钢铁零件 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13、 GB/T 2654-2008/ISO 9015-1:2001 《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

14、 ISO 5817:2003 《焊接-钢、镍、钛及其合金的熔化焊接头(高能束焊接头除外)-缺欠质量分级》

15、 GB/T 19869.1-2005/ISO 15614-1:2004《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16、 GB/T 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17、 GB/T 9451-2005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18、 GB/T 6394-20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19、 GB/T 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20、 GB/T 13302-91 《钢中石墨碳显维评定方法》

21、 GB/T 13305-91 《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检验测定法》

22、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缺陷评级图》

23、 JB/T 5074-1991 《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







分享